7月17日,西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黄违洪教授应邀在致公楼C区313报告厅作了题为“撩开西方民主的面纱——数学视野下的投票机制”和“太极之道与经济之理:动静之间的智慧共鸣”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副院长陈开军主持,学院12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在“撩开西方民主的面纱——数学视野下的投票机制”的报告中,黄违洪教授首先从经济理论视角阐释了“投票机制”的基本原理,指出由于投票悖论的存在,作为西方民主制最常用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并不是最民主的原则;其次,他采用具体模型和案例分析了从“波达悖论”到“孔多塞悖论”,再到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发展,指出当社会所有成员的偏好为已知时,不可能通过一定的方法从个人偏好次序得出社会偏好次序,从而达到合意的公共决策;再次,他分析了投票机制中的“两公理与四原则”,即完备性公理和传递性公理,自由赋序原则、弱帕略托原则、独立性原则和无独裁原则,说明民主投票机制只是片面考虑了投票人的第一优选,并没有考虑其他偏好;最后,他介绍了民主投票机制的新进展“赞成机制”,即投票人可以根据对每一个选举人的赞成度投不同数目的票,选择多个选举人,从而形成一个相对民主的结果。黄违洪教授的报告高屋建瓴,理论分析深入,案例分析详实,对于师生展开投票机制相关研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在“太极之道与经济之理:动静之间的智慧共鸣”的报告中,黄违洪教授认为太极拳作为中国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承载形式。太极拳与经济学之间存在着非常强的融合性和相似性,即都是涵盖人类生产劳动及生活智慧的思想结晶,学理上均符合最优化原理。他应用经济学原理阐释了太极拳的战略原则和战术魅力、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及其传统,并指出太极拳所揭示的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与经济人决策基本相同。他认为基于博弈论、行为经济学等展开太极拳相关研究,能够更为充分地挖掘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时代生命力。报告会上,黄违洪教授还与师生互动,用实际行为阐释了太极拳的经济思想。黄教授的报告对于师生展开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相关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报告结束后,黄违洪教授与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报告会在热烈氛围中落下帷幕。
报告人简介:
黄违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获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美国霍华德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黄违洪教授是国际知名动态经济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动态经济学模型和混沌经济学,是多个跨领域综合学术期刊的编委。黄违洪教授同时是知名国学专家,南洋中正太极的创立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太极拳蓝皮书》编委会专家组成员及专家智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