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由《南开经济研究》编辑部发起,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十五五规划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暨《南开经济研究》第五届学术论文工作坊在西北师范大学成功举行。《南开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流通经济》《金融评论》《财经论丛》《贵州财经大学学报》《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8家学术期刊应邀参会。会议由经济学院院长聂正彦教授主持,学院教师及研究生80余人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聂正彦院长介绍了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现状,并向参与本期学术研讨会和论文工作坊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南开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王乃合介绍了与会专家,阐述了会议主题,鼓励学者与专家编辑开展深度学术对话。
会议设置“工作论文研讨”“期刊主编面对面”“会议总结及致谢”三个环节,分设三个研讨小组,为学院师生与期刊编辑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研讨的平台,围绕论文选题、内容修改及投稿策略等进行深入指导。
第一组六位报告人围绕社会保障与家庭金融、国际贸易与产业就业、绿色转型与企业绩效、人口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差异、农业品牌与市场竞争以及跨境电商与国际税收等主题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内容既关注宏观层面的政策取向与发展战略,也深入探讨了企业和产业微观层面的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了“十五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深度与现实关切。在点评环节,与会专家对六位报告人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选题、科学问题的论证、数据获取的有效性,以及期刊的引言、文献综述、政策建议的撰写要求和技巧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三位专家强调,学术研究要突出问题导向,要充分体现经典经济学理论的支撑,要明确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组七位报告人围绕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等数字经济相关主题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内容关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产业链及企业相关方面的影响,充分响应了“十五五”时期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产业智能化发展进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点评环节,与会专家肯定了以上论文的选题与研究工作,并在问题挖掘、研究设计和写作技巧方面提出修改建议。专家强调,论文写作要“惜字如金”,重视标题与摘要的作用,增强论文的故事性与逻辑性,激发读者兴趣。
第三组六位报告人围绕绿色信贷政策、互联网技术应用、债务监管与城投债信用利差、黄河流域绿色转型、环境规制、水权交易等主题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内容聚焦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与金融监管政策等宏观议题,结合区域实践与企业案例,深入剖析了绿色转型中的机制设计、政策效应与市场响应,充分体现了环境经济学与金融、技术交叉融合的研究前沿,呼应了“十五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诉求和问题导向。在点评环节,与会专家肯定了各项研究的现实意义与方法论创新,并从论文选题、理论构建、方法应用、数据处理、行文规范、期刊选择等方面对每篇论文进行了细致点评,从期刊选稿的角度对每篇论文提供了宝贵意见。专家强调,研究不能停留在模仿阶段,要进一步突出边际贡献和观点创新,论文选题要适应期刊的选稿需求。
分组研讨会结束后,三组主持人对论文的整体情况做出点评,肯定了参会论文在技术方法层面的熟练度,提出了加强问题意识、凸显论文创新性、强化数据库对接运用能力等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期刊论坛由经济学院副院长李天建主持,《金融评论》编辑部主任程炼、《中国流通经济》总编辑王可山、《世界经济》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高凌云、《贵州财经大学学报》主编张领、《财经论丛》副主编邵慰、《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主任张栋豪、《南开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王乃合,责任编辑张鲁瑶依次介绍了各个期刊的基本情况和选稿要求,并向青年教师和参会学生传递投稿与写作经验。
会议最后,王乃合主任鼓励年轻学者保持好奇心,坚持扎根现实、问题导向的研究理念,勇于回应时代提出的重大经济问题。本次论坛为青年学者与期刊之间搭建了高效沟通的桥梁,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者的研究热情,为推动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科建设与高水平成果涌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学术论文工作坊,为学院广大师生搭建了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是学院推进和落实学校“有组织科研”的长效举措,对学院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学院将继续积极举办相关学术活动,为广大师生搭建更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学院学科、科研高质量发展。